2009年11月我参加了由中国与德国教育部共同组织的跨文化教育交流活动,在德国西部爱茵兰——普法茨州的一所学校交流学习。为时一个月的交流与学习,我对德国的教育教学情况有了一些初步了解,现分述如下。
一、德国学校的学制
德国学校的学制与我国大同小异。他们的小学只有4年,小学毕业后一般可选择三种不同形式的中学就读:
第一种是5年制中学(Hauptschule),从5年级到9年级,毕业后可上三年职业学校(Berufsschule)。在职业学校里每周上课时间仅8至12小时,其余时间则须在工厂或企业实习。
第二种是6年制实科中学(Realschule ),从5年级到10年级,毕业后可上二年职业学校(Berufsschule)。通过职业学校的毕业考试后,还可申请进入专业高等学校(Fachhochschule)就读。
欲进入专业高等学校必须受过至少12年的学校教育,此类高等学校与大学的不同是:修业时间较短,而且原则上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毕业;课程紧凑且选课自由较少;较注重实习和未来的就业需要,所颁发的毕业文凭(Diplom)较大学的低一级。
第三种是9年制高级中学(Gymnasium),从5年级到13年级,毕业后可上大学。若想从实科中学转入Gymnasium,必须有较好的成绩。
此外,自上世纪70年代起,为满足社会需要,德国联邦政府还设有综合中学(Gesamtschule)和专门学校(Fachschule)。
综合中学将9年制高级中学、6年制实科中学和5年制中学等三种学校的教学方向融合在同一个学校内。课程分为两种:一是基本课程(Grundkurs),凡属同年级的学生不问程度共同上课的课程;二是高级课程(Leistungskurs),依学生程度分别教学的课程。综合中学的就读年限分为两个阶段:一是义务教育阶段,从5年级到9年级;二是志愿教育阶段,从10年级到13年级,13年级毕业的学生其学历等同9年制高级中学的毕业生,具有就读大学的资格。而德国的专门学校(Fachschule)是一种职业培训学校,招收受过职业学校教育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,学习期限约3年,毕业时须参加国家考试,通过国家统一考试便可取得某行业的“师傅”(Meister)资格。
二、 MTG的学生培养教育目标
我所在的学校全名为Mons-Tabor-Gymnasium,简称MTG,是一所9年制高级中学。学生人数约1600名,年龄从11岁到20岁,由5年级到13年级,共有66个班级,108名专职教师。目前是爱茵兰——普法茨州最大的中学,历史悠久,始建于1871年。
该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目标为: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,使学生懂得,在社会与文化生活中应当承担的责任。例如他们在11月底的献爱心活动,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时,学校发动学生和家长给贫困家庭和孤儿院的儿童准备圣诞礼物。按家庭收入划分,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都从家里带来一个小礼盒,里面装有糖果、书籍、玩具等。又例如对学生的环境保护责任心的培养,则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,德国家庭的垃圾箱分为5个小格,分别装废纸(盒)、废铁器、废塑料袋、废玻璃、剩饭菜。去超市购物时提购物篮,将废饮料瓶装在购物篮内,超市设有专门的“饮料瓶回收自动付款机”,将饮料瓶从回收机的一个较大的开口投入时,回收机的另一个较小的开口则会弹出收购该饮料瓶支付的硬币。装圣诞礼物的盒子也是使用废旧鞋盒,或其它废纸盒,外面包上彩纸、扎上彩带装饰。
三、 课堂教学
该校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,如“行动导向法”、“产品导向法”、“角色扮演法”、“学习者导向法”等,在我听过的课堂上都有采用。学习者导向法的前提是研究学生为了什么目的而学习,学习者具备什么样的学习条件,学习者的年龄,学习者所拥有的特定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所喜欢的学习方法等。行动导向法强调的则是方法为了内容,内容不要元素化,而是尽可能地保持其实际的复合型。这些教学方法也同样适合职业教学课程。
课堂上使用的教学仪器有幻灯片、电脑、课件等,在教师提问或小组合作学习时,学生表现很是积极,无论是11岁还是20岁的男、女学生,纷纷举手等着老师点他们的名字回答。
这次能有机会走出校门、国门,了解到不同地域、不同文化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,是党和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先进性的体现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,我将更多地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条件出发,摸索适合专业需要的各种具体教学形式,为推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继续努力。
轻化工程系造纸教研室教师叶健蓉
2009年12月